手抄报网

中阳吕梁民间剪纸均衡平和的完美性

手工剪纸 2019-09-27 12:18:58
中阳吕梁民间剪纸均衡平和的完美性 中阳吕梁民间剪纸均衡平和的完美性

古人讲:“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并认为宇宙是不间断地变化发展的,老子有:“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的至理名言,从而可见古人头脑中往而复返的空间观念和周而复始的时间观念,这种观念体现在中阳民间剪纸造型中就形成了对事物完整、圆满的理想理想化审美心理定向。


中阳吕梁民间剪纸均衡平和的完美性


首先,中阳民间剪纸中的人物形象要求无论出于何种被观察角度都是完整的,即为了完整全面地表现作者的构思,创作者很少顾及时空的局限,而是尽可能地在流动的时空中来塑造心目中的艺术形象。如在中阳剪纸中有一幅《武松打虎》的作品,武松侧面的脸上居然有两只眼睛,这显然与现实相距甚远。人问其故?答曰:人本应如此啊!这或许应该理解为作者是想以此体现连续动作的时间过程,由此看来,简单地描绘事物的瞬间形象并非是作者创作的主要目的,努力揭示其本质才是真正的目的。这里,画面犹如与外界隔绝的独立舞台,在追求其形象完整性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其次,在表现庭院题材的作品中,作者使用的是一种眼观四面的手法。《阴司生娃娃》、《正月十六绕九曲》、《烤枣山》等剪纸便是这方面的作品。整个剪纸图案都是平面处理,没有远近大小的透视,更无渐远渐虚的空间,不求体积变化,但求画全。屋内的一切并没有因为墙体的阻隔而难以目睹,一切铺陈、表现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而非实际情况。画面上的物象,或正视、或侧视、或仰视、或俯视均可拿来使其共出于一个空间。


这种既非焦点又非散点的观物法,被学术界人士称为“以我为中心的都点透视”。笔者在田野调查中见一位老大娘现场剪一幅作品《断桥》。农家老妪,炕头盘坐;灯下剪纸,片片飞落,不多时便剪成了一幅惟妙惟肖的人物组图。还未待仔细观赏,大娘左右端详中自言自语道:“青蛇的两把剑太长了!”说话间便果断地给了一剪。果然,如此处理后三个人物在正转反侧的变化中又不失均衡统一,较之前确有起色,刮目相看之余,不禁有了肃然起敬之心,看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绝非一句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