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网

剪纸展览公告[地点:浙江桐庐县]

折纸基础 2018-11-21 12:18:58
剪纸展览公告[地点:浙江桐庐县] 剪纸展览公告[地点:浙江桐庐县]

剪纸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前些年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年各地都在发展民俗文化,剪纸再次迎来的繁荣的春天,不少地方都举行了形式各异的剪纸展览,以推进民族剪纸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据杭州网报道,元旦期间,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推出桐庐剪纸艺人胡家芝、谢玉霞、朱维桢、王德林四人的展览。


本次临展共有94幅剪纸作品,剪纸形式丰富多彩,有单色剪纸、套色剪纸、立体剪纸。


展览地点: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展出两个月。


此外,2010年1月2日上午9:30,桐庐民间剪纸协会艺人王德林将在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报告厅,举行剪纸漫谈的讲座。


1月9日开始,每周六下午1:00-3:00,有桐庐民间剪纸协会的剪纸艺人当场免费教剪纸,有兴趣的市民只需自带剪刀和剪纸材料就行。


剪纸展览公告[地点:浙江桐庐县]


-----


桐庐县剪纸资料:


1999年:


    桐庐剪纸古来有之,许多巧媳妇都有一手:喜花、灯花、鞋花、衣饰花、窗花……犹如烂漫的山花。1992年,杭州市群艺馆确定桐庐为民间剪纸开发基地,县文化馆经过6年多的开发,将原先松散的桐庐剪纸凝聚成了一个群体。


  桐庐县文化馆通过建立骨干档案,来推动、传承剪纸艺术。谢玉霞、仲雅仙、郑再田等一批剪纸老艺人被请出来进行互相交流、培养新人。创作群体的佼佼者被选送参加全国赛事和国际交流,提高了桐庐剪纸的知名度。剪纸艺术还被带到十多所中小学,逐个建立开发基地。在每年一届的全县中小学生美术赛中,剪纸作品递增到50%。


  桐庐剪纸形成创作群体后,凝成合力、发挥个性。桐庐民间剪纸研究会的成立,为群体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县文化馆先后投入上万元办培训、搞展览、出专集来提高剪纸技艺,形成凝练概括、厚中见秀、玲珑剔透、含蓄华丽的鲜明特色。至今,桐庐有剪纸创作骨干50余人,艺术人才100多人,建立了5个开发基地,45件作品获省级奖项,2件作品在国家级比赛中荣获金、银奖。


2005年:


  一把剪刀,一方白纸,不用参照图纸,说笑间剪刀飞舞,纸屑缤纷,一幅幅优美的剪纸作品便跃然眼前。最近在英国举办的民间艺术交流会展上,桐庐剪纸艺人谢玉霞的一手绝活,让现场观众惊叹连连。


  近年来,经过抢救性的保护和开发,桐庐县民间剪纸艺人用自己神奇的技法,以及作品所蕴藏的深厚内涵,锲而不舍地向世人展示这一神秘的民间艺术。然而,就在桐庐剪纸越剪越美,越剪越“活”的时候,它再次遭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如何破解市场瓶颈。


  民间艺术展露风采


  桐庐剪纸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据《武林梵志》记载,桐庐早在五代时期就出现了剪纸艺术。近千年间,每到婚嫁、祭祀、节庆期间,当地居民都要以剪纸来进行庆贺和纪念,许多当地百姓也因此练就了一手高超的剪纸绝活。但作为一门民间艺术,桐庐剪纸却一直不被外人所知晓。直到1989年,《胡家芝剪纸喜花集》在桐庐政府的资助下正式出版,桐庐剪纸才重新吸引住世人的眼球。1993年杭州市群众艺术馆将桐庐列为民间剪纸开发基地,桐庐开始投入资金和人力,对剪纸艺术进行抢救和保护。


  经过十多年的挖掘和保护,如今桐庐剪纸已经结出累累硕果,培养出了谢玉霞、王德林等一批新的剪纸艺术家,许多剪纸艺术作品还远渡重洋被送到俄罗斯、西班牙、德国、英国等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和追捧。桐庐县也因此在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传统艺术难进市场


  桐庐剪纸走出了国门,打响了名气,但怎么样才能让剪纸艺术长盛不衰呢?“根本方法还是要走向市场,走产业化道路。”该县民间剪纸艺术会负责人楼一层告诉记者,早在上个世纪末,他们就明确提出剪纸要走市场化的思路。1997年经县民间剪纸艺术会撮合,该县一所中学与国外某企业达成意向,为他们制作2000份剪纸艺术挂历。双方在挂历价格上没有达成一致,因此剪纸作品首次走向市场的尝试成了泡影。沉寂几年后,2004年桐庐县民间剪纸艺术会找到一次新的机会——为浙江大学制作一套《浙大·印象》剪纸挂历。但同样由于价格难定等原因,桐庐县虽拿出了让对方满意的设计方案,但这次合作也没能取得成功。


  两次尝试,两次失败,这让许多剪纸爱好者对桐庐剪纸继续走市场化路子产生了怀疑。“我们也在研究剪纸艺术市场化运作的问题,但现在主要是因为经费、人员等不足而面临着较大困难,剪纸艺术会再想组织剪纸艺人闯市场也是有心无力。”该县有关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每年用于各种民间艺术保护、开发、普查的专项费用少之又少,而具体负责剪纸艺术开发的也只有两三人,研究出再好的方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尝试新路突围有望


  面对入市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