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网

剪纸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

手工剪纸 2019-11-04 12:18:58
剪纸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 剪纸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陶瓷史上,宋代吉州窑就直接采用剪纸来装饰陶瓷制品。吉州窑不论从陶瓷造型还是从具体装饰上看,都同宋代其它窑厂有明显区别。吉州窑将剪纸艺术借鉴到陶瓷装饰上,成为时代创举;吉州窑剪纸贴花蝶纹碗,它采用了吉州窑独创的将剪纸艺术与制瓷工艺巧妙结合的装饰,采用剪纸粘贴,然后施釉烧造,更加具有民间艺术特色。此外,具有剪纸特色的还有吉州窑黑釉刻花瓷器装饰,这种装饰也明显带有剪纸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剪纸被广泛利用的现象。吉州窑无独有偶,在同一时期,在其它窑厂也有剪纸和陶瓷工艺相结合的陶瓷装饰,多数展现了时代风尚和地方特色,携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剪纸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


耀州窑和定窑都有剪纸艺术参与陶瓷装饰的痕迹,分别借鉴了剪纸艺术的技法。宋代耀州窑的陶瓷装饰主要是黑釉刻花。“宋代中期以后为鼎盛时期,以刻花印花装饰为主,尤以刻花的刀锋犀利和线条流畅为宋代同类装饰之冠。”据《中国陶瓷史》证实:到北宋中期,耀瓷刻花发展成熟,刻花有线条灵活流畅、刀锋犀利,纹饰题材丰富等独特风格。宋代定窑主要的白瓷刻花,定窑的瓷器刻花装饰所采用的工具竹片或刀,竹片刻的线条较宽,而刀刻的线条较细。不论线条粗细,大凡都有流畅之感,并在线刻出留下深浅不同的斜面,使花纹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变化。不论怎样,这些刻花的瓷器装饰都具备剪纸的特征,设法将既定的图像从瓷器表面分离出来。这足以说明在民间陶瓷制作中,由于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法互相吸收。除此之外,剪纸艺术还被广泛应用在砖雕的建筑配件中,作为修饰建筑之用。被誉为人类发祥摇篮的河北蔚县,不仅是剪纸的故乡之一,同时也是剪纸与陶瓷相结合的民间文化蕴育与生成之乡。在河北蔚县财神庙上的砖雕和重泰寺上的砖雕,都是剪纸在陶瓷装饰上的代表之作。四幅砖雕作品制作精制,花纹清晰可见。第一幅、第二幅和第三幅都是以主题为中心内容的典型性描述与刻画,分别是以鹿、凤、狮为主题的吉祥图案性装饰纹样;第四幅也是以鹿、凤为内容题材的装饰性雕刻纹样。这四幅剪纸式的砖雕作品在剪纸基础上都有浮雕的因素,层次鲜明,刻工精湛,在主体与陪衬结合方面也体现了剪纸艺术的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风貌;在构图,讲究主次结合,若隐若现的主题阐释与鲜明的吉祥寓意对比,表现了创作者的匠心独具。如果我们将探索的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我们还会发现陶瓷装饰上有很多形式的剪纸艺术的痕迹结合到陶瓷器物之上,这可能是记录剪纸在陶瓷文化发展中吸收其他文化因素的有利证据。


在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经过千余年的历史积淀,陶瓷文化内容、陶瓷文化的表达、陶瓷文化内容表达的方法、方式,以及表现技术和技巧等诸多方面,皆达到了日臻完善的历史高度。在此,最为原始的陶瓷制作手段,与极其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前卫的艺术思潮等,都可以找到实践中的陶瓷文化现象。在景德镇以玲珑瓷的品种见证了陶瓷装饰历史的推进与发展。一种酷似剪纸与皮影相结合的陶瓷制品青花玲珑出现在这里。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一个个圆形灵动的瓷器,见证了陶瓷与其它传统工艺结合的历史事实:晶莹剔透的釉面与细如玲珑的小孔组成的剪纸图案大全,在光影作用下“远离瓷器表面”,并于光影下灵动,同时具有一定的审美风格。


在陶瓷装饰审美上,既有物质文化的审美,也有非物质文化的审美。“美离不开历史的积淀,也就是说,审美取向的变革任何时候都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历史的积淀并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历史的演进和发展,只是在代代相传之后我们看不到表层的显现,但美的规律却是根深蒂固的客观存在。尤其是设计风格突变的时代,从‘积淀说’来看待美的内在规律,而不只是说某种纹样的顽强生命力。”剪纸艺术给我们的影响很深,除了可见形式外,它还有许多非物质的东西,民族文化等,都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我们知道,人类的任何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总是在传统文化、人文背景、社会习惯、审美意识的作用中进行的,艺术活动在这种历史背景环境中,总是会带有民族性色彩。陶在人类历史出现的时候起,最为集中的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源,是当时人们文化生活物质基础的中心内容。在此,苏格拉底的门徒克塞纳芬的《回忆录》卷三第八章有明确的资料记载:“他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看,美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他说的既彻底,又言简意赅。抛开陶器的造型因素看它的实用性,陶器是美的。这种美是陶器最为原始的实用主义美。剪纸艺术出现在生活需要的时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人们利用各种内容和形式表达文化寓意,对生活的本质精神进行“描绘”,折射出一种乡土气息。而陶瓷在体现其实用功能的同时也体现其效用美,并携带着审美的精神。不论从造型形式、色彩形式,还是装饰的观念意图上,它都携带着一种纯粹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