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网

中国少数民族剪纸文化研究进展

手工剪纸 2019-06-08 12:18:58
中国少数民族剪纸文化研究进展 中国少数民族剪纸文化研究进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的局限,对少数民族传统剪纸研究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个案研究、理论研究还是田野研究都相当薄弱。从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出现对少数民族剪纸研究的著作,如胡容、周卫主编的《东北民族民间美术总集》(1996)、钟涛搜集整理的《苗族民间剪纸》(2003)、田茂军的《锉刀下的风景》(2002)等,其中田茂军的《锉刀下的风景——湘西苗族剪纸的文化探寻》一书,首次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察湘西苗族剪纸的文化内涵,它是基于作者十年的田野调查来写的一本专著,收录整理了对五位锉花能手及其家属的访谈材料,非常珍贵。伴随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启动及其西方研究方法的引入,对民间剪纸的研究更加注重田野资料和传承人的研究,如乔晓光主编的《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与艺术》(2004)、《关注母亲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4)、《活态文化》(2004)其中涉及部分少数民族传统剪纸内容;王纪、王纯信著《萨满剪纸考释》则提供了丰富的东北少数民族萨满剪纸的田野图像资料和解释;陈竞的《中国民俗剪纸史》(2007)中分析了苗族、彝族等部分少数民族的剪纸;陈竟主编、魏力群和陈有昇副主编的《中国民间剪纸研究》(2008)中除了与汉族剪纸相关论文外,还收录了蒙古族、苗族、水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剪纸的研究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剪纸文化研究进展


在整个剪纸研究领域内,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其中以苗族、满族的剪纸研究较为领先,其他少数民族剪纸很少涉及,且总体上缺乏基础性的田野调查与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和信仰方面的深入研究。


自 2005 年起,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坚持田野调查的学科实践,采用针对具体村社的活态文化研究方法,抢救和发掘中国少数民族剪纸,并将少数民族剪纸还原到其存活所依附的具体的文化空间和民族语境下,研究其生存现状以及传承规律。非遗中心历届研究生多选择以少数民族剪纸研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如王纪:《鄂伦春族剪纸传统及其传承现状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村、呼玛县白银纳村为调查个案》。林雅秀:《傣族村社赕佛仪式中的“董”——勒马大寨和橄榄坝曼春满的调查研究》。谭芳:《图像与讲述•彝寨中的剪花——云南楚雄姚安县西山彝族村寨服饰剪花传统研究》。


目前专门针对畲族剪纸进行研究的论著凤毛麟角,至今未见一本真正意义上属于研究畲族剪纸的著作。据初步统计,一般在畲族剪纸介绍类、地方史志类、民间工艺类、地方美术大全类等书籍中会有非常简单的甚至是一笔带过的关于畲族剪纸的记述,如:《霞浦畲族志》(1993)。